九游(jiuyou)官方网站 - 九游官网唯一登录入口 - 9GAME

九游网页版-四世同堂共观赛新疆乡村篮球这样玩(新疆篮球明星)

NBA 7℃ 0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消除贫困的歼灭战,是老少边穷人民发展史上的大转折,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新的里程碑。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校训的中国农业大学在党“精准扶贫”的政策道路上也始终走在前列。

  为响应党及中国农业大学“精准扶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中国农业大学黄航行等同学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Part1“出征”准备

  

  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践活动,小队在“出征”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仔细研究了中央有关“扶贫”的政策文件,了解了调研地--武威的扶贫现状、地形气候等内容,制定了工作计划、小组分工等内容,准备了必备的药品以及给农户孩子准备的明信片书签零食等小礼品。7.23日,队员们在一起开会,探讨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有礼有序的开展走访活动的问题,一个合理严谨的工作方案在欢声笑语中被一致通过。

  

  

  

  

  

  Part2 走访乡政府、村委会

  

  在这几天的实践中,小队走访农户之前都会先到乡镇政府、村委会了解一些与“精准扶贫”相关的政策及落实状况,并且结合小队成员农业水利上的专业知识,重点研究“水利扶贫”落实状况,在乡镇政府、村委会与基层干部进行交流与座谈,询问调研区域整体“水土”情况及扶贫现状,统筹全局,综合把握。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有效的走访方式,确保走访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对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无法言喻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他们都非常认真热情的接待了小队成员,对区域农户数量、耕地面积、灌溉情况、扶贫状况等内容毫无保留的介绍让小队心里有了底,更增强了队员们搞好走访调研的自信心。

  

  

  

  Part3 走访农户、填写问卷

  

  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小队最终确定了走访方案,以学校提供的“农户问卷”为主要依托,在此基础上对农户家“耕地面积”“灌溉方式”“喷灌滴灌推广情况”“水肥一体化推广现状”进行调查。

四世同堂共观赛新疆乡村篮球这样玩(新疆篮球明星)

  在金河镇郑家庄村,首先我们碰到的是一家的爷孙三人,当时他们正在给自家的牛定桩,经过攀谈,我们了解到他们一家主要靠最近几年扶贫项目撑起一家商店,商店位置也在镇子主路旁,收入也不错,虽然说家里也有十几亩地,种的小麦玉米,主要是依靠渠道灌溉,灌溉效率和效果也不是非常好,而且只靠农业收入也是远远不够支付一大家子医疗教育等诸多费用的花销,并因为盖房子、集资开店等原因,家里还有几万元的外债,家里的土房年久失修但也还要继续住下去。

  不过在该村的扶贫方面,镇里最近几年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由于郑家庄毗邻镇政府的原因,扶贫道路的修缮有很大成就,一条沥青主路一直通到武威市区,交通非常便利;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建成,村里的孩子们不用走很远就可以收到教育;医疗合作社也于近几年建成,解决了贫困农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郑家庄主路旁郑家庄二队的一户人家,我们见到了正在拢麦子的一家人,经过了解,这家人真可谓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四世同堂”的家庭,从老奶奶到重孙子,身体都很棒,一家人心态也很好,与他们的交谈也是非常畅快,家里的十几亩地都用来种地,只靠种地的收入来源也并不紧张,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在武威市区也贷款买了房,不过全家的压力都在还贷款和小宝宝的成长费用上,生活过的还算滋润。

  

  

在金河镇的王景寨村,首先我们进入的是上图的阿姨家,阿姨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聊了很多,聊得非常畅快也很实用,最后阿姨还热情的留我们吃饭。经过我们的询问和阿姨的诉说,我们了解到,阿姨一家三口,丈夫远赴新疆打工,唯一的孩子在兰州打工,26岁还未结婚,阿姨告诉我们虽然家里外债不是很多,但是在盖房子时候还是贷款不少,为了给孩子盖房买房娶媳妇,自己家里的经济压力也非常大。

我们看的出来,阿姨很有想法,阿姨提出在“扶贫”方面很多事情政府做的还不够到位,比如“农民上楼”价格高、农产品比较廉价、集约化程度不够等等。在此我们认识到,在耕地普遍比较多的地区,发展耕地集约化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一大出路。

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走在当地的前列,但是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很多农户住不起楼房、也不愿意搬迁,导致的结果是新农村建设的楼房空缺无人,据了解,至今搬到楼房的农户只有一家之少。

  

  

走访的过程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农户因为很多问题比较隐私而避之不答甚至对我们冷眼相待,但是我们也毫不气馁,怀揣执着之心、矢志不渝的进行走访,碰到小孩子我们会给他们分发我们带来的零食、书签、明信片等小礼品,碰到正在干活的农户我们也会主动帮忙干农活,和农户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很快便能够打开话匣子,顺利的进行调研。农户也会主动给我们倒水沏茶,主动让我们品尝当地的特产,愉快又和谐的走访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王景寨村11队的陆权大哥家中(上图)我们了解到当地扶贫产业的开发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提出群众知识的普及做的不够好,而且存在资金力量不够、项目持续后劲不足的问题;作为一名种植技术员,他也列举到镇、村都开展过的种植方面的扶贫技术帮扶,但他反应后劲不大,最后都没能如愿实现预期帮扶效果,甚至他评价帮扶效果“差”;同时他也提出了扶贫项目没有实际作用于贫困户、项目技术服务和指导不够有效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的参考意见,我们受益匪浅的同时也对陆权大哥的远见卓识感到敬佩。

天公不作美,走访的几天也经常下雨,队员们经常要冒雨前行;走访农户需要走很远的路,路上能够被三轮车搭载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而我们则更是幸运,不仅被主动搭载,而且还遇到了新西村的张老哥,他听说我们是中国农业大学做社会实践的,便热情主动地把自家的三轮车借给我们走访使用,还要邀请我们到家吃土鸡,我们真的是被当地热情好客的民风所深深地打动。

  

  

  后来几天我们到了清源镇新西村和清源镇发展村,它们都是清源镇“精准扶贫”重点建设村,新西村是“插花式”扶贫,发展村是“全面式”扶贫。近几年来,各种扶贫项目不断上马,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也在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搬进了楼房,不过也存在产业动力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Part4 科技培训会

  

由于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的地理优势,附近耕地基本上都实现了渠道灌溉和简单的滴灌,在我们小队实践期间,有幸参与筹划了石羊河实验站举办的“滴灌水肥一体化”科技培训会,对乡镇干部、农户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中国工程院的康绍忠院士,水院的杜太生等教授对“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深刻阐述不仅给了贫困农户很大的启发,也对我们小队成员今后的专业学习有所启迪。

  

  

  Part5 数据整理与感悟

  

本次走访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小队成员团结一致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共可以整理出“农户问卷”100份左右,由于工作量比较大,目前问卷还正在整理和录入中。

在本次走访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努力解决问题、直面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能力与知识,更收获了毅力与快乐。在面对农户们推心置腹把我们当亲人一样的真切诉说,我们是感动、是同情、更是有一份自己要努力学习以后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决心!在面对这里热情好客的阿姨大哥们,我们更是为这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这样一个好地方,有着这样善良的一群人,我们绝不容许贫困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碍脚石!

四世同堂共观赛新疆乡村篮球这样玩(新疆篮球明星)

为了以后有能力帮助他们走出贫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以后以实际行动回馈这些淳朴善良的武威人。青春之我,扶贫之盾!中国农大,与你同行!

文字/黄航行

图片/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调研社会实践小队

编辑/刘玉姿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